close

輕鬆聊療

「我不要、我不要、我不要去尿尿!!!」男孩邊尖叫邊滿屋子亂跑, 男孩母親疲憊地臉上寫滿無奈說著「每次都要上演這戲碼,硬把他抱上馬桶,拉扯半天最後都哭鬧收場,還是要尿在尿布上。」

訓練如廁的過程,部分家長會遇到這樣的問題,努力了半天卻造成反效果;硬來,對家長最簡單,對孩子卻不是好事,尤其這類無法代替完成的事情。 引導是比較好的方式,以此例來說,第一步得先降低孩子已產生的抗拒感,之後再慢慢建立孩子如廁習慣。

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,提供下列引導上的建議:

 

年齡 如廁發展 引導技巧
1 大小便在尿布裡會感到不舒服。 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,幫孩子換上乾淨的尿布,讓孩子可以明顯感受到舒服乾爽及濕濕黏黏不舒服的差異。
1.5

可配合大人定時帶至廁所,陪伴坐在馬桶上一段時間(3-5分鐘),但不一定可成功如廁。

準備合適的便盆,讓孩子試著坐看看,和便盆培養感情。
2

生理發展已逐漸成熟:
1.有規律排尿時間,像是睡醒、洗澡前……。
2.可維持尿布乾燥2小時以上。

行為表現:對如廁訓練顯示出興趣、如廁後可自己按壓沖馬桶。

大人要尿尿時,邀請孩子一起,讓孩子有模仿學習的機會。
2.5

可規律如廁,但白天偶有尿褲子。
可做如廁示意,要尿尿或大便可事先告知,很少意外排便。
玩遊戲時,仍需他人提醒去上廁所。
如廁前後可自己穿脫好褲子並完成洗手。

定時提醒孩子去如廁,孩子意外尿濕時,不責備。
3 可獨自去上廁所。
還需要大人協助擦拭屁股。
鼓勵讚賞孩子自行如廁的行為表現。
4-6 可獨立完成如廁流程(:撕衛生紙、沖馬桶、擦拭乾淨、洗手、整理衣物) 依照孩子能力給予部分協助。

 

參考資料:Case-Smith, J., O’Brien, J. (2010). Occupational therapy for children (Vol. 6th ed.). St. Louis, MO: Mosby-Year Book.

 

當然,依每個小朋友的氣質,引導的手法與目的也會各有不同,不見得每個小朋友都得經歷這番循序漸進的引導……。

在此例中,我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後,我準備了繪本「米米坐馬桶」及剛用完的擠壓式醬料瓶裝水(利用水柱模擬男孩如廁),讀完繪本後,便跟男孩說「我們跟米米一起去坐馬桶」,男孩一如往常的拒絕。於是我拿起他最愛的玩具車,放在馬桶上,數到十之後,我拿出醬料瓶對著馬桶內擠一下「哇~車車尿尿囉~~」「你要幫車車沖馬桶嗎?」我持續誘導著,結束第一次與馬桶開心的親密接觸。下一次我讓他自己按醬料瓶,下下次讓他願意坐在馬桶上一起數到十,最後他可以配合媽媽定時去廁所尿尿。

 

文/早療外展服務中心 職能治療師 王思涵

 

arrow
arrow

    Syin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