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1年,心路設置了第一間早期療育中心,之後在台北、新北、桃園、新竹又陸續設立了數個中心,不同的專業人員在服務中學習用完整的眼光看孩子整體的需求,以孩子為中心,一起合作為孩子提供跨專業的整體療育....
目前分類:30週年系列 (14)
- Oct 10 Thu 2019 16:49
30系列 - 走向希望的未來
- Oct 10 Thu 2019 15:59
30系列 - 在社區成家
1990年心路成立初期,在文山區買下四層樓的老舊公寓,成立了社區家園,服務近20位智能障礙者,成為台灣第一個小型身心障礙機構,也成為台灣第一個以「家」為核心理念的服務模式.....
- Oct 10 Thu 2019 11:26
30系列 - 敞開就業大門-友善職場
身心障礙者的就業需要獲得支持與協助,心路庇護工場每年提供約160個穩定庇護就業機會,此外心路也積極開發工作機會,每年約找到250個有意願雇用障礙者的企業,轉介400多位障礙者踏入就業市場....
- Oct 08 Tue 2019 16:33
30系列 - 自立生活
2009年有一群智能障礙者從參與社團組織的運作、休閒活動的籌備、體會到自我決策、負責任,自己解決問題的美好。他們學了這麼多,希望能貢獻一己之力,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,於是成立了「心路青年志工隊」.....
- Oct 01 Tue 2019 11:10
30系列 - 既然來了,就要堅持下去
- Sep 18 Wed 2019 15:24
30系列 - 回歸社區生活 多元就業
心路30多年來,陸續成立環境清潔、洗車、洗衣、烘焙、手工皂及文創商品製作等庇護工場,前後支持上千名障礙者就業,並且持續尋找、開發障礙者就業的各種可能....
- Aug 06 Tue 2019 12:00
30系列 - 一顆父母心 三位家長的故事
「一顆父母的心,陪孩子走一生的路。」心路由一群家長集結而成立,30年來,一位又一位的家長接力,他們一起經歷篳路藍縷的艱辛,在心路扮演著不同的角色,背後一致的想望是能陪伴孩子,走過這一生沉重又甜蜜的旅程。
- Jul 01 Mon 2019 09:58
30系列 - 30年的心路歲月 一起慢慢變老
當台灣邁向高齡化之際,智能障礙家庭逐漸走向父母老了、孩子也老了的雙老家庭。智能障礙者的老化約比一般人提早10到20年,
據統計,全台45歲以上的智能障礙者佔智能障礙者總數的比例正逐年增加中.....
- May 30 Thu 2019 11:48
30系列 -均衡生活
智能障礙孩子因思考、動作較緩慢,同學、同事相約不太會想起他們;家人對他們也有許多割捨不下的擔憂,90年代,心路爭取智能障礙者的就學、就業、就醫等權益外,也開始在週末舉辦聯誼活動,讓青年們嘗試走出家門....
- Apr 04 Thu 2019 11:19
30系列 - 童年,不應該不一樣!
童年,不應該不一樣!童年不該因為身心上的困難,而失了色彩。一般孩子該玩的、該學的、該經驗的,心路都希望透過適當的安排與引導,讓他們也有機會去接觸、去探索世界的美好。
- Dec 13 Thu 2018 10:48
30系列 - 希望你過得很好
許多智能障礙者進入機構後,就展開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終其一生,一連串的訓練與學習計畫。 2005年心路翻譯出版了「支持強度量表」,台灣開始推動「支持」的服務理念, 影響並改變了國內傳統上以「訓練」為主體的服務模式.....
- Dec 12 Wed 2018 13:33
30系列 - 來倡議
- Dec 11 Tue 2018 12:23
30系列 - 終結孤島
希望像一條山路,其實,地上本沒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-魯迅
- Dec 10 Mon 2018 12:17
30系列 - 路,無限開展
心路始終相信,生命的價值沒有差別,過去30年,心路的努力讓社會對智能障礙者開始有了一些理解和尊重,接下來的30年,心路期盼繼續為智能障礙者和這個社會搭建起更多的橋樑,讓路無限開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