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耕妃是高雄的「台柱」, 19年前以社工為起點,漸漸擔起組長、主任、處長的重任,一路陪著智能障礙者長大、也一起慢慢變老。
周耕妃是心路在高雄的「台柱」,現任社區支持服務處處長,高雄分會大小事也都經她手。她回憶19年前,因為喜歡「心路」這溫暖的名字,面試進了這裡,待過早期的高雄服務處、生活支持中心、左營啟能中心、新興啓能照護中心前身,以社工為起點,漸漸擔起組長、主任、處長的重任,她的職涯歷程,一路陪著智能障礙者長大、也一起慢慢變老。
深度參與 生命開展
耕妃是社工本科出身,畢業後從事助人工作,生命的推進都很自然。當開始服務智能障礙成人時,她見到許多的障礙朋友從國中畢業後,就要面對無處可去的處境,她很心疼,也很希望提供更貼近所需的支持服務。
「服務是從需求而來」,不論是心路開辦全台首創的障礙者休閒服務及友伴團體,讓沒有進入職場的障礙成人,也享有豐富多元的生活,持續成長;或是在南台灣首推的臨時照護服務、小型化的日間照顧服務;以及心路南區志工團的經營等等,每一項服務的開展,她都深度參與其中。
在這期間,她的兩個寶貝女兒誕生,蠟燭兩頭燒之下,她常因工作而延誤要接孩子的時間,相較於對服務對象,認為自己對孩子少了點耐心。她很感謝另一半默默的支持,還有很給力的親友團適時的補位。當快爆炸時,她也透過獨處及做甜點喘口氣,冷靜下來後,重新面對工作與家庭。
在生活的日常 支持障礙者
有了自己的孩子,耕妃更能體會照顧者無盡的掛心與期許,以及偶爾仍需要有時間、空間,重新拾起「自己」。努力做好障礙者的支持服務時,她也一直不忘提供照顧者多樣化的喘息選擇。心路今年在高雄打造專屬照顧者的嶄新空間,4月起,推出融合多年經驗及創新架構的照顧者支持服務。
多年來,耕妃接觸過無數的障礙者,聽過他們許多的願望,「希望上公車時,司機可以等我一下」、「當我跌倒時,有人可以扶我一下。」這些日常不過的生活小事,民眾容易體諒身邊的年長者及行動不便者,但智能障礙者可能因為較特別的表達、外表、動作,讓多數民眾在協助前,常有更多的遲疑。
耕妃和服務團隊整理服務的軌跡和經驗,寫下實務論述,從學術、媒體,持續為智能障礙者發聲,期待有一天,「支持障礙者」能成為人人生活的一環。服務的路上難免有不平與坎坷,但耕妃以長年不輟的服務實踐,成就障礙朋友、每個家庭,能活出不平凡的人生。
耕妃的活力常常感染周圍的人。
耕妃接受媒體訪問,倡議障礙者權益。
耕妃與家人們。